星光·树人丨鹿邑县高级中学朱常青:微光致远 化雨育人
2025-07-28 09:24:26 来源: 作者: 【 】 浏览:8次 评论:0
       在鹿邑有这样一位老师,他初当教师便被委以重任,以其特有的责任心,砥砺前行,硕果颇丰;他潜心钻研教育教学,以其不懈钻研创新,让学生们敢于挑战数学高考押轴题;他宽严兼济,家长放心学生爱戴,是许多班主任对标追赶的榜样。他就是鹿邑县高级中学数学教师、班主任朱常青。
微信图片_2025-07-28_092049_444.png

       2003年,23岁的朱常青从河南师范大学毕业,进入县高级中学任教。谁知,板凳还没坐热,朱常青便迎来一个大考验。学校要组团听他的授课,准备时间仅为1天。面对众多复杂的目光,朱常青起初很忐忑,但想着大学时的刻苦努力,实习时的严谨认真,心情便平复下来,投入到紧张的备课之中。听课如期举行,以当时还很少见的PPT课件形式,由浅入深对数学定理、概念娓娓道来,有针对性的典型习题强化理解,穿插提问以及分组讨论,语言清晰字字入耳,学生全神贯注目不转睛……一堂课下来,让许多人刮目相看。没两天,校领导决定再给朱常青压压担子,让他担任班主任。


       一贯将“争第一扛红旗”,作为人生信条的朱常青,激情四射干劲十足。学生们中午12点去食堂就餐,他留在班里批改作业,孩子们陆续回班,他开始对学生进行辅导,为有疑问的进行解惑。待进入午休时段,他才匆匆忙忙赶回家中吃午饭。一份付出就有一份收获。每次学校组织的学情评估,他班成绩总能高出别班一大截,年轻的朱常青带出活力四射、天天向上的班级。


       随着高考改革,数学这一学科日益趋向选拔性,大多数学生对高考大题无从下手,畏难情绪极重。如何让学生敢于挑战大题,且有所得?朱常青在思考,亦在行动。

微信图片_2025-07-28_092106_483.png


       通过多年教学实践,朱常青总结出“学、练、思、训”层级教学法。“学”,主要是抓住预习和讲解两个环节。在预习上,朱常青精心编制导学案,提前发给学生进行预习思考,让大家带着问题听课;在讲解上,将AI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融入课堂,以生动形象、抽丝剥茧的方式,让数学的公理定理公式概念活泛起来,入心入脑。“练”,主要是挑选不同层次的习题,由易到难,强化学习效果。到章节、学期结束,就会筛选一些综合题、拔高题,采取限时练、分组讨论、学生分享心得等方式,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潜力,力求实现思维突破和技能提升。“思”,主要是认真对待每次的学情测试,一是从整体上分析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,而后对症下药,有针对性集体解疑释惑、巩固提升;二是个性化梳理每名学生的薄弱环节,并帮其制定学习方案,及时补齐短板。三是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,并让他们学会分析,是错在粗心?错在认知错误?错在掌握的一知半解?还是错在完全不会?从而消除学习中的“罔”,思考中的“殆”。“训”,主要是与学生一道,对典型题、高考真题进行层层分析、触类旁通,进而让学生讲大家说一起探讨,能对类似题型举一反三,拓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技能,从而达到在战略上,有信心大题得分;战术上,解题步骤精准有分。


梅花凝香,既是冬“三九”的孕育,又是春姑娘特有的气息。朱常青老师的课布局科学、循序渐进,既有整体性调控,又有重难点的靶向施教,学生爱听,效果显著,多次被评为市、县优质课教师,还参与到省教育厅组织的省课题研究。

微信图片_2025-07-28_092110_019.png


       2025年,鹿邑县的高考学子,第一次参加了新高考。为此,朱常青和这届学子准备了三年。作为班主任,他不仅要把知识教懂教会教好,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与前途,关注孩子们在校内校外的每一天每一刻。作为三年循环跟班班主任,他积极参与到了新高考“3+1+2”选课研究之中,精准分析诸多选项和未来报考院校的优劣势,以及学习的重难点,并详细全面地与家长分享、与学生交流,让他们更加理性审视自己、预判将来、把握当下,因人而异选择最好的“因果”。今年,高考成绩一出,很多学生感觉超越了自我,报考上了心仪的大学和专业,方才深深感受到朱常青老师如父母一般,“为之计深远”的良苦用心。


       “陪孩子成长,把他们当子侄。三年下来,印象里满是欣慰和欣喜。”作为班主任的朱常青,很多时候,把自己摆在“家长”的位置。“今年给孩子们举办成人礼,班里一名男生给我送鲜花,我自认为对他的关爱还很欠缺,但孩子回馈的却是满满的惊喜。”

微信图片_2025-07-28_092113_930.png

       

       班里有一名男生,家境贫苦,是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户。父亲常年在外打工,母亲因病去世,其性格内向,在同学面前表现的有些自卑。中考入学,总成绩中等偏上,不属于拔尖生,且英语成绩偏下。朱常青深知一个孩子能够成长为栋梁之材,一则心智要强,辨是非、能抗压、懂自律,自励自强。二则学习要钻,不怕苦、不怕难、不松懈,敢于挑战。为此,朱常青三管齐下,一是在课堂以及班会上,多给他说的机会,锻其胆气;学习进步时,让其介绍学习经验,强其信心。二是时常找他谈心,让他感受到关爱与温暖。三是请英语老师为其“开小灶”,帮助他提升学习效率,不断进步。

       “前段时间,他手持吉林大学录取通知书,在学校拍照时英姿挺拔,自信从容的身影,深深定格在我的脑海中。”朱常青十分感慨地说。

       望子成龙望女成凤,是每名家长的殷切期盼。然而,过于强烈要求孩子考高分排名靠前,容不得孩子有丝毫的松懈,稍有退步,便唠叨个不停,往往会适得其反,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压力,引发焦虑,甚至还会带来心理疾病。朱常青班里,就有一位在这种环境下的女生,她在初中时,很多时候名列前茅,偶尔成绩下降,便会受到无情的责备。后来成绩起起伏伏,虽考入县一高,但与家长期待的考进前150名的愿望差距较大,进入高中时就表现出明显的抑郁症状。朱常青积极与校心理辅导员结合,用科学恰当的方式,对其进行心理疏解。时常与家长沟通交流,让他们主动给孩子解压。同时,发挥孩子绘画特长,让其负责班里的黑板报,独挡一面。家长的理性,老师的关爱,同学的赞许,如一缕缕阳光,驱散其心里的阴霾。这名学生摆脱困扰,轻松愉快步入高考,616分!这份温暖,这份惊喜,这个奇迹,是鹿邑教育工作者优良师德师风最好的褒奖。


微信图片_2025-07-28_092117_251.png


       “尊重孩子的天性,才能激发最大活力”,是朱常青常说的一个理。不挤占体育课,不压缩课间休息时间,朱常青身体力行,带动各科老师严格执行。“团结、紧张、严肃、活泼”的工作学习生活氛围,让朱常青所带领的团队融洽而富有战斗力,所带的班级富有朝气而拼搏向上,教育教学的台阶,一年有一年的新高度。

       “县里提出并实施‘教育提质攻坚行动’,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,使命光荣。我将用更多的辛勤与汗水、智慧与爱心,赢得家长信任、学生喜爱、社会满意。”朱常青如是说。

 

 

责任编辑:admin
新闻视频